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涵盖范围较广,也有其针对性,如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化技术、小型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农村乡镇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等都属于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范畴,并由A/O技术、MBR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稳定塘技术、厌氧发酵沼气技术等为核心技术。
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膜处理技术,一体化氧化沟技术、一体化MBR技术、一体化SBR技术等。其中一体化生物膜技术有包括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生物滤池、一体化生物转盘及其它组合技术。
分散式生活污水自然净化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等。其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又包括表流湿地技术、潜流湿地技术、水平流湿地技术、垂直流湿地技术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等、
屠宰、酿造、食品加工等小型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处理技术和物化处理技术。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又包括活性污泥法、MBR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法等;物化处理技术又包括氧化吸附法、萃取、光化学絮凝法、电化学方法和膜分离法等。
农村乡镇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堆肥技术、厌氧发酵沼气技术等。其中,厌氧发酵沼气技术又包括原料预处理技术、热能转化技术、热能传输技术、气水分离技术、沼气净化技术、沼液浓缩技术、干发酵一体化技术等。
分散式污水移动式一体化处理技术及设备主要包括污水快速处理技术及设备、常规污染物处理技术及设备、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及设备等。
此外,针对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后运营管理的现实问题,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中无人值守、自动控制、远程在线控制技术等,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无线网络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技术,水质指标达标状况的临界预警与越限报警技术,设备故障报警技术,设备故障查询与自修复技术等。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构成
分散式处理系统是指将未纳入市政官网的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或独立工矿区排出的污水别别收集、分别处理、同时强调就近处理,运用低成本、可持续的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和回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的收集、处理、排放和回用,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污水收集、污水预处理、污水处理、出水回用于排放一级生物固体及化粪池污泥处置等。尽管这些要素和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洗组成要素基本相似,但采用的具体处理方式却有所不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构成及特征如下:
1、自然系统,即利用土壤作为处理和处置的媒体,包括土地应用、人工湿地、地下渗滤等。还有一些污泥处理系统。
2、集水系统,即不适用传统的重力式污泥管,而代以轻质塑料管,其优点是埋深较浅、管接少、连接结构不复杂。常用的污水管道有压力式、真空式和小直径重力式。
3、污水处理系统,即结合生化和物化工艺,由池、泵、鼓风机和其它机械装置组成的系统,其包括三种形式:悬浮式生长、固定式生长及两者混合。该系统包括对污泥的处理,如消化、脱水和堆肥等。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又分为两种:在线系统和群集系统。
在线系统是指从私人住宅排出的污水,由于没有铺设大面积摄取用的污水管道或缺乏一套集中处理设施,可以通过自然系统或机械装置来收集,处理排放或中水回用的自然系统或机械装置。
群集系统是指一种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住户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但其范围不超过整个社区,从几家住户排出的污水可经过个体用户的化粪池或组合装置现场预处理后,再通过特殊的污水管运送到比集中式系统小的处理单元。分散式处理系统又称化粪池系统、现场处理系统、单独处理系统、收集处理系统、一体式处理系统、大容量处理系统等,成为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补充,两者相得益彰,分散式和集中式的结合有利于解决不同条件下的污水处理问题。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它分类:如根据有无动力和动力消耗的大小,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分为有动力、微动力、无动力三种类型;根据系统所在位置可以分为室内、室外、地面、地下、半地下五种类型。其中无动力或微动力是指污水按水力位能原理自行运行而无需外加动力或外加动力极少,外加动力也多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大节省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动力能源消耗;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体构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相比有着自身的优点,如处理后的污水易于回用,可以应用于各种规模和场所、不易受到破坏;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自主建设,在运营和管理方面比较方便;受外界影响小,对复杂的基础设施没有依赖。在经济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要尽可能做的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回收利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较好的实现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