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原理

  • 来源:本站
  • 发布日期:2022-02-06 00:24:22
  • 热度206
  • 在线咨询
一、好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曝气及空气扩散系统组成。
由初沉池或其它预处理装置的废水进入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的一端进入,从二沉池连续回流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从空压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废水中,其作用除了向废水充氧外,还使曝气池内的废水、活性污泥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成混合液。活性污泥和废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进行。活性污泥反应的进行,使得废水在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废水得以净化处理。经过活性污泥净化处理后的混合液由曝气池的另一端流出并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活性污泥经过沉淀与废水分离,澄清后的废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耽误你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余下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二、活性污泥的形态与组成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在微生物群体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的活力,故称之为“活性污泥”。正常的活性污泥在外观上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其粒径一般介于0.02-0.2mm之间,从整体上看,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每毫升活性污泥的表面积大体介于20-100cm2之间。活性污泥的含水率较高,一般在99%以上,其相对密度则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介于1.002-1.006之间。活性污泥在固体物质的有机成分主要由栖息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组成,微生物群体以好氧细菌为主,也存活在真菌、放线菌以及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这些微生物群体在活性污泥上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小小生态系统。
三、活性污泥净化繁衍过程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底物从废水中去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底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活性污泥反应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心动细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这一过程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反应过程组成,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净化阶段。
(1)出去的吸附去除作用
在活性污泥系统内,在废水开始与活性污泥接触后的较短时间内,废水中的有机底物即被大量去除,出现较高的BOD去除率。这种初期的高速去除现象是由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交织在一起的吸附作用所导致产生的。活性污泥有着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表面上富集着大量的微生物,在其外部覆盖着多糖类的黏质层,当其与废水接触时,废水中呈悬浮和胶体状态的有机底物即被活性污泥所凝聚和吸附而得到去除,这一现象就是初期吸附去除作用。这一过程进行的较快,能够在30min内完成,废水的BOD去除率可达70%。被吸附在微生物细胞表面的有机底物在经过数小时的曝气后,才能够相继被摄入微生物体内而加以代谢,因此被初期吸附去除的有机底物的数量是有限度的。
(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被吸附在活性污泥微生物细胞表面上的有机底物,在透膜酶的作用下,通过细胞壁而进入微生物细胞体内。小分子的有机底物能够直接透过细胞壁而进入微生物体内,而如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则必须在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小分子后才能进入细胞体内。进入细胞体内的有机底物这种包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微生物对其进行分解与合成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