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在水处理技术中,过滤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截留水质的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来的设施——滤池通常设置于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作为出水保障,或用于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如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柱及膜分离的正常运行,也用于出水能够再次循环使用的深度处理工艺。
一、过滤的机理
过滤去除污染物是依靠下列集中作用完成:(1)截留,大的颗粒难以通过滤料的小孔被直接去除,小的颗粒撞到滤料正面被截留;
(2)沉降,颗粒直接沉降到滤料上;
(3)撞击,颗粒偏离水流流线而撞击到滤料上;
(4)拦截,当颗粒随水流流线迁移时碰到滤料而被去除;
(5)吸附,颗粒受到滤料的某种物化作用,被吸附到滤料表面;
(6)凝聚,未被截留的颗粒碰到已被截留的颗粒表面时,凝聚在上面,同时被去除。
二、滤池的形式及构造
早出现的滤池为下向重流式石英砂快滤池,又称普通快滤池,进入这种滤池的水大多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它主要有池体、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和管道、阀门等。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形成了如下各种类型的滤池。
(1)从水流方向上分:下向流、上向流、双向流和辐射流(水平流)滤池。
(2)从不同的滤料组成上分:单层滤料、双层滤料、三层以及混合滤料滤池。
(3)从药剂投量和加注点的不同上分:沉淀后水过滤(传统式)微絮凝鼓励和(接触)凝聚过滤。
(4)从阀门配置上分:四阀滤池、双阀滤池以及无阀滤池(虹吸滤池)。
(5)从冲洗方式上分:小阻力、中阻力和大阻力滤池。
(6)从运行方式上分:间歇过滤池、移动冲洗罩滤池和连续过滤池。
实际上,这六种分离方式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通常在选用时,将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滤池。
三、压力滤池
含油废水多采用压力滤池进行处理,压力滤池的特点如下:
(1)滤池的允许损失水头较高,通常为6-7m,而重力式滤池一般为2m。
(2)采用下向流时,多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双层滤料。
压力滤池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压力滤池因横断面面积受限制,多为小型的过滤设备。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厂宜采用卧式压力滤池。
立式压力滤池过滤时,废水由进水管径喇叭口进入池中,自上而下的通过滤层,废水中微小悬浮物被去除。垫层主要起到支撑滤料的作用,同时使反冲洗时布水均匀。